產品分類
Products前置放大器重視的它的頻率響應范圍一定要寬闊(5- 35K Hz以上)高頻越延伸諧波、泛音、余韻才會豐富,高頻不出色,中低頻無論多么好,我也不接受,影響了聽感。一臺好的前級放大器,首先要做到整個聲音音域要平衡,動態不能過大,也不能太小,聲音解析力十分好,這樣聲音才會通透,音場的結像自然,樂器隔離度玲瓏,尺寸大小才適當。
當提出怎樣選擇前級放大器需要考慮那些問題時,我忽然想起自己擁有的那 3部前級放大器,是我在無法作出取舍、選一部符合自己的構想的情況下,索性全把它買下來的(當然不是3部前級放大器在同一時間添置的)。這是一個多么笨的方法!?自己既然這樣笨,還有資格繼續寫這篇文章?
要想豐潤的聲音,中低和低音難調校,怎樣調,利用什么材料,這就看你個人的工夫了。我當年的沒有辦法的辦法是購置了幾部前級放大器(Restek的Vector,喜歡它的頻域寬,解釋能力強,回放出來的聲音認真清晰細致,我稱它為「燕瘦」;另外一部稱為「環肥」的是Audiolabor的Klar,它回放出來的聲音就豐潤細膩了,有血有肉,滑不留手,我仿如唐明皇般喜歡楊玉環多于趙飛燕,尤其像冬天寒冷天氣里,它給我帶來溫暖;不像趙飛燕那般冷若冰霜,我心情燥熱時才以她播放,回放出來的聲音往往能令自己整個人沉靜下來,起安神降燥的特殊功效。再者,我還有一部ARC SP 11 Mk II,那就專門用來聆聽人聲的特別措施了,由于接駁繁復,不像我的「燕瘦」「環肥」一部接XLR、另一部接RCA插頭輸入我的Restek Exponent后級放大器般方便,我只需要在Exponent背板的按鈕上將Bal變Unbal,就可以選擇「燕瘦」或「環肥」了。
這個例子說明前置放大器對聆聽者的偏愛有直接關系,我聆聽音樂種類、性質繁多,因此用了多部,其它的發燒朋友,當然要根據自己聆聽那一類型的音樂去選擇了。喜歡古典音樂的,當然頻率響應范圍一定要寬闊(5- 35K Hz以上);以聆聽人聲為主的音壓和頻域的要求就可以降低些……
總之,要訣還是要多些聆聽,還要配合已選好的音箱結合起來聆聽,只有這樣,回放出來的聲音才會是將來自己想聆聽到的聲音。